李铎,这位名闻遐迩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是久为人们所熟悉所喜爱的。其书风以古拙沉雄、潇洒奔放、刚健清新而自开一格、独树一帜,正当今书界占有一席之位。
然而,人们多知道他是书家,殊不知他还是—位擅写古体诗词的诗人。他在古典诗文上的修养和造诣相当深厚,不沦是唱酬还是托物寄兴、缘事题对,均能诗情勃发,反映出敏捷的诗思,洋溢着盎然的诗意。
李铎是—名军人。左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写下了几百首诗稿。诗,伴随着他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要研究他的书法,不能不涉及他的诗,只有了解作为诗人的李铎,才能更清楚窥见其书法艺木发展的轨迹。诗与书,两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在李铎心灵的湖面上,不时泛起诗的涟漪,或激越,或委婉,或沉雄,或静谧,一如其人。绿萼盈棱逮小墙,冰肌玉骨喜凌霜。西风不解寒梅意,斗却西风蕊更香。诗人喜梅,也爱画梅,喜其香而不腻,华而不艳,贵而不奢,繁而不杂;爱其疏枝劲挺,清雅宜人,独具傲骨铮铮性格。诗人并有言眉其曰:“此人之所以向达也。”这首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咏梅恃,体现出诗人的借梅自励,正是诗人心怀与品性的写照。
20世纪80年代初,诗人的家乡报——《湖南日报》洞庭文艺副刊请他题词,他以“洞庭”之意命题,书奉七绝一首:汨罗西向洞庭问,晓雾初开水接天。远看千帆分雪浪,一螺青黛落苍烟。这“远看千帆”与“螺青黛”,将家乡山水的妩媚之态移来纸上。仿佛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而诗人的怀乡恋土之情亦在其中。
李铎的诗作,很多写于出游之时,一旦忘形于湖光烟岚,跋涉于崎岖山径,他便灵感骤至,诗如泉涌。客子停舟欲上楼,登临回望楚江秋。乡书日夜浮黄鹤,闲却霜天万里鹏。这首诗作于1985年的中秋。巍峨壮观的黄鹤楼重新落成后,李铎应邀登临览胜,面对浩浩荡荡的江水,俯瞰龟蛇锁大江的气势,遥想黄鹤楼的沧桑变迁,诗人感慨万千,欣然命笔,遂成这首七言绝句。此诗一出,即流传开来。秦川绿岭莽蓁蓁,麦积仙宸气入云。福地洞天连紫脉,石门斜月出冰轮。伏羲圣迹人文祖,道启鸿蒙宛尚存。对榻西堂清话歇,快将幽胜荐都门。这首游天水性迹之作,感山川之形胜,发思古之幽情。然而,在神与物游之中却是别有一番情趣与意气,恰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读来令人心折。
李铎在畅达豪迈的诗风中,也不乏清丽婉转之趣,试看他为《湖南日报》潇朋副刊《故园情》专栏所填的卜算子一词:日梦潇湘风,夜梦潇湘雨,更梦潇湘一片云,载我潇湘去。俯首看潇湘,美景清如许,帝子乘风下翠岚,我亦随风与。如梦如幻,如歌如诉,仿佛凭虚御风,视通万里。于浪漫之中透出几许缠绵与悱恻。此情此景,岂不让人心往神驰、心旌荡漾!由踏青观景而触发灵感,借景抒情而情中寓理,情理相合而生词境是李铎词作的主要特点。像《水调歌头》这样词牌的词,长达近百字,功力不济者较难驾驭。然而,他却以容挥洒,游刃有余,通篇有感而发,情真意叨。且看《春日寄语》:已是冰消尽,不负报春梅。纵观天下丘壑,春日正芳菲。极目葱笼万顷,绿野如茵似锦,漫步玉骢随。下马观春景,俯首察精微:新鲜事,如泉注,熠清辉。快将春讯传遍,疾疾路千回。纵使关山路远,衣带渐宽人瘦,决意把春追!追到春深处,采得百花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