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仲的巨幅人物长卷《风雨故园图》全长20米,高2米。走近此画,一种恢弘的气势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这件作品,从风格上来看,李连仲的《风雨故园图》具有关东画派豪放雄浑的气派和厚重、粗犷、大气、纯朴的地域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形式美感。李连仲在作画时追求真善美的审美理想,通过形式美感和多样艺术表现手法等因素来深化作品主题方面,有着新的探索成果。在内容上,《风雨故园图》通过塑造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用具有写实表现的手法,概括了那个黑暗动荡的社会时代,对悲壮的历史进行了深切回顾,体现出作者一种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艺术质量上,能看出作者在构思构图上下了极大的功夫,精雕细刻,既具有深刻的文化含量又具有生动的笔墨技巧。
出现在鲁迅先生笔下的众多的人物被作者合理的安排在《风雨故园图》的画面中。画面由最左侧阿Q被砍头开始,是对《阿Q正传》的图画再现。李连仲通过对鲁迅作品的深入研究,在画面中生动地刻画出了阿Q的几个生活典型的生活细节:临死前对签字画押的圆的不满,对攀亲挨耳光的委屈,剪断头发高呼革命的得意洋洋。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在造型上超强的能力以及扎实的笔墨基础。
在阿Q右侧,作者描绘了一群正在乞讨的穷苦百姓。衣衫褴褛,皮包骨头是对当时社会最好的讽刺。李连仲深入鲁迅作品之中,研究人物的特征,融入画家自己小时候与奶奶一起逃荒的所见所闻,能够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身的体验与领悟。因而画笔下的人物是活生生的能够让观者为之一震的。
在乞讨的百姓右侧,是两个学者。笔者认为下方年轻的一位是鲁迅求学时期的缩影。将求学与大众疾苦放在一起,其寓意在于只有靠知识才能解除灾难。
画面上形成最鲜明对比的就是画面中部对婚礼喜庆场面的描绘。左侧的是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写照。画面上方年轻新婚少妇与年老再嫁的形象对比:尽管是婚礼的场面,一个面部毫无表情,没有新婚的喜悦,有的是对社会的无奈。年迈的老妇面部却划满了愁苦与辛酸,欲哭无泪。对比祥林嫂婚礼的遭遇,两对年青人却是欢欣与喜悦。一对在萨克斯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衣着鲜亮。一对悠闲的走在街上,妻子和服,丈夫戎装。
接着作者画风急转,又跃回到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残酷现实的讽刺的画面再现。人血馒头,对愚昧无知的痛心疾首,对烈士英勇就义的敬佩。
孔乙己的形象在画面中李连仲也作了极其细致的刻画。作者通过对鲁迅文章的认真研究,成功的将穿长衫,迂腐的“秀才”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画家取材孔乙己腿折来到咸亨酒店一段,将店小二与孔乙己的神情活灵活现的再现。势力的店小二瞪大的双眼里面缺乏一丝温暖,关注的只是孔乙己酒钱。折腿的孔依然是破旧的长衫,乞求同情的眼神躲闪那块记账簿。两者的对局中充满的是麻木与漠然。
画面最后的三分之一,描绘了一些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初识少年的闰土,背对观众怡然自得吟诗的“文人”,为生计发愁的穷苦人家,掌灯寻找东西的地主打扮的人,打鱼的渔户,倒下的骨瘦如柴的百姓。
在这一部分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李连仲把鲁迅本人的形象也刻画在画幅之中。突出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现实的深刻批判精神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正如《被雨淋湿的河》的作者鬼子所言:“鲁迅对民族、对人民巨大的悲悯感以及血性的东西,是永远不可替代的。先生的意义在于他的精神。”而李连仲的作品体现的恰恰是这种精神。
综观《风雨故园图》,李连仲大大小小共刻画了94个人物。在这些人物创作中,李连仲继承了徐悲鸿、蒋兆和的写实主义传统,结合本身坚实的造型和笔墨功力,通过对鲁迅作品和生活时代的深入理解,将众多的人物有序的安排在画面之中。场面宏大,气势非凡,也不失细节的刻画,可见他对艺术的执着和严谨。
驻足在这幅巨制面前,想想鲁迅先生的精神,不自然的会为李连仲的此幅作品打心眼里暗暗叫好:《风雨故园图》,这就是一幅表现鲁迅作品人物的《清明上河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