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晗的《消失的胡同》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在对比中看变化。他的立意极好,从同一个视角看,注意,一定是固定地从同一个视角去看,一边是十多年前的某个胡同,另一边是今日的同一个胡同,两者对比,一下子,胡同景观变成了动态的,把时代的脚步描绘了出来。这是此本图集不同于别的胡同图集的特点,很了不起。大家知道,北京在最近十多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为全世界所瞩目,纪录这件事便是成了一代文化人的好选题。有识之士纷纷拿起了相机,或者画笔,积累资料。况晗动手早,始自1990年,距今差不多已有十七八年了,又画又摄,起码拍了一万张照片,有的胡同先后去了十几次。他本是学画的,除了相机,还带着画笔去实地写生,一开始是画水彩,后来是用宽铅笔画。搞着搞着,时间一长,咦,有了新主意,把最开始的胡同绘画画面和最后来的胡同摄影画面并列放在一起,一看,岂不是绝妙的对比吗。不用说过多的话,胡同的变化就一目了然了,好主意!这就让况晗的图册有了重大的史料价值,一定会受到热烈欢迎。
作品《东北园胡同95号》
二、是艺术品。摄影和摄像当然是艺术品,绘画更是艺术品,相比之下,后者是有更多创作元素的艺术品,难度和自由度都更大,效果也更突出。况晗的作品属于后者,它是画,属于有相当艺术价值的图册,史料之外,又多了一层美学欣赏价值,份量大不相同。
作品《大百顺胡同-》
三、宽笔铅笔画是一种新画种。宽笔铅笔画可以说是况晗的发明,此前仅有个别外国人拿来作速写,真正当一种正规的艺术创作手段的还没有。况晗摸索了很久,终成气候。这种宽笔铅笔画讲究笔触,一笔是一笔,不可涂抹,颇像中国画、中国书法、木刻和水彩。画时手臂必须很用劲,一笔下去,画纸上会留下一个凹沟,摸起来颇有立体的质感。这种画吃功夫,不大的一张画,要耗时整整七至十天。况晗是个壮汉,连续画画,七天下来,竟大病一场,可见耗精力之大。如此看来,这部图集可算是一部身心投入的力作了。宽笔铅笔画看起来和常见的铅笔画一点都不一样,猛一看,还以为是水墨的呢,感觉很好,很美。
有此三点,应该向况晗表示祝贺,为一部有价值、有品味,有情趣的图册。
文字/舒 乙 /2008.1.1
|